查看原文
其他

期刊精粹 | 【2017.4期】恢复力、弹性或韧性?——社会—生态系统及其相关研究领域Resilience一词翻译之辨析

汪辉 徐蕴雪 等 国际城市规划 2022-04-25

【编者按】考虑到手机端阅读的特点,本号特地邀请作者撰写文章精华版,与全文一起推出,方便读者在较短时间内了解文章内容。对该主题感兴趣的读者,可进一步阅读全文。在此感谢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撰写精华版的作者,你们的努力让学术论文的阅读体验变得更好。


——精华版 ——


“resilience”一词是生态智慧与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研究与实践的核心关键词,但目前国内学界对该词有多种译法且分歧较大,因此确定一个统一的译词非常迫切。作为寻求统一译词的第一步,本文拟对目前国内文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三个译名,即恢复力、弹性和韧性,进行语义辨析及比较,并结合国外对resilience概念研究的文献回顾,以及国内在社会—生态系统及其相关领域内这三个词在发表论文中使用情况的比较分析,尝试找出其中最为贴近resilience学术概念内涵又契合中文语境的一词。

 

1  研究问题

 

(1)resilience一词的英文释义是什么?

 

通过对《大英百科全书》《牛津英语词典》等国外语言工具书对resilience的英文释义分析,可以看出resilience一词最直接的意思是恢复或弹回——即事物受干扰后恢复或弹回到原来状态的能力。同时也发现,resilience还可以理解为应变体在由压缩应力引起变形之后恢复其大小和形状的能力(柔韧性或伸缩性),即事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恢复或调适自身以应对干扰的能力。因此,resilience一词实际上也可以翻译成韧性。

 

(2)中文辞典中恢复力、弹性与韧性的释义

 

笔者查阅《辞海》《大辞海》《汉语大词典》三本权威辞典,对恢复、弹性、韧性的中文释义进行了梳理和辨析。结果表面,恢复(力)与弹性意思相对比较接近,都有回到最初状态的意思;而弹性除了有恢复之意,还有伸缩性、可塑性之意。韧性一词与弹性、恢复(力)的意思区别明显,韧性强调物体自身的变形、适应,以及抵御外力而不损毁的能力;当然,韧性有伸缩性、可塑性之意,一定程度上涵盖了弹回、恢复之意。

 

(3)国外社会—生态系统及其相关领域中resilience学术概念解析

 

麦卡斯兰认为resilience学术概念最早起源于材料学领域——特雷德戈尔德用resilience描述木材特性以解释为什么有些类型的木材能够适应突然而剧烈的荷载而不断裂;后来的费尔贝恩、马利特、梅里曼、吉尔、谷德等人在该领域不断发展了其概念,都强调物体抵抗外力冲击而不折断的能力;直至1973年,霍林在其发表的论文《生态系统的韧性和稳定性》中对resilience进行了系统性的诠释。

 

国外学术界中,福克总结的三种resilience概念的观点影响最大,即:工程观点(R1);生态(系统)/社会观点(R2);社会—生态系统观点(R3)。R1以“bounceback,rebound,return,recover”等为主要关键词,表达回弹、恢复之意,这个层次的定义翻译成弹性或恢复力较为贴切。R2与R3以“absorb,maintain,endure,tolerate,withstand,resist,persist,robust,adapt,adjust”等为主要关键词,表达吸收、保持、忍受、抵抗、抗扰、调适之意,这两个层次定义翻译成韧性比较合适。

 

(4)resilience一词的翻译统一成韧性最接近其学术定义内涵的主流认识

 

首先,resilience一词目前已经不再强调系统的恢复能力或弹回能力,而是更加强调了R2、R3的概念,即系统阻止、抵御、吸收、适应外来干扰而保持自身基本结构与功能的能力。

 

其次,对于社会—生态系统来说,生态系统健康需要在自然与资源管理方面展现连续的正向的演替,人类可以通过具体的生态实践和深刻的反思增长生态实践智慧,促使社会朝着更具有生命力的方向发展,这其中蕴含的承受力、适应性、稳定性等与韧性学术内涵不谋而合。

 

第三,通过文献分析,R2与R3的定义在整个resilience学术概念中占有很大比重,并逐步成为目前学术界的共识。

 

第四,resilience的基本含义自一开始强调的就是抵抗外来干扰而不损毁之意,相比于恢复力与弹性而言,韧性的中文语义更接近于其学术内涵。

 

2  国内不同研究领域里resilience不同译法的原因分析

 

通过全文检索中国知网中1990—2015年间发表的含resilient或resilience的中文文献并对其整理与分析,发现国内文献将resilience翻译为恢复力、弹性的居多,翻译为韧性较少。其原因如下:(1)受字典字面意思的直译影响,大部分英文翻译字典都把resilience一词翻译成恢复力或弹性;(2)对resilience学术定义的翻译文献最初来自于生态环境领域,当时将其翻译成恢复力与弹性,因此翻译成恢复力与弹性逐渐变成了约定俗成;(3)工程层面上R1学术定义较为强调恢复与弹回的含义,强调resilience是受干扰后向平衡点的恢复;(4)近几年译为韧性的文献开始出现,但是由于开始时间比较晚,韧性翻译的文献数量在总量上还较少。

 

同时,不同领域或不同学者采用不同的译法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几点:(1)在生态领域,强调resilience是受干扰后向平衡点的恢复,因此将resilience翻译成恢复力较多;(2)灾害与公共安全领域、农业领域主要关注灾后恢复,因而将resilience翻译成恢复力;(3)城市领域最初受生态环境与灾害学领域翻译的影响,将resilience翻译成恢复力、弹性,但仍然不能完全涵盖resilience学术概念所强调的保持、坚韧、抵抗、调适的特征,因此近年来韧性的译法在城市领域开始流行;(4)其他领域,如经济、管理领域的内容多与危机、突发和风险等相关,社区领域中涉及到系统的自组织能力和适应能力等,因此大多将resilience翻译成弹性。

 

3  结语

 

通过对resilience一词翻译的探讨,得出恢复力、弹性与韧性的翻译实际上与研究出发点——工程观点(R1);生态(系统)/社会观点(R2);社会—生态系统观点(R3)——紧密相联,其背后真实的语境是对平衡观与非平衡观的契合。恢复力与弹性的语义反映了平衡的观点,即系统在受到打击后的恢复或弹回到平衡状态的能力,而韧性的语义却是抛弃了对平衡状态的追求,强调持续不断的适应、学习力和创新性,使得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社会-生态系统在经受各种灾难的打击后变得更加强大。


——全文 ——

【摘要】外文术语的准确翻译在各个领域的研究与实践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resilience”一词的准确翻译,对于推动基于生态智慧的韧性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作用。城市是一个最为复杂的社会—生态系统,因此在研究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实践时,“resilience”的准确翻译必须置于社会—生态系统语境下完成。虽然近年来受到国外社会—生态系统及其相关领域的影响,国内相关研究也开始兴起并产生了较多的研究成果,但是国内学术界对“resilience”的译法没有形成一致,而多种译法会造成认识上的混乱而不利于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为此笔者对照了英文字典中“resilience”与中文字典中恢复力、弹性与韧性的释义,对目前这三种主流的译法进行了辨析;同时解析了国外文献中该词的学术概念和内涵,并对国内社会—生态系统及其相关领域文献中该词的翻译情况进行了统计与原因分析。结果表明,“resilience”统一翻译成“韧性”最接近其学术概念内涵的主流认识。笔者认为,相对于恢复力与弹性,韧性一词包含了对系统经干扰后恢复到平衡状态观点的扬弃,彰显了作为社会—生态系统的人类世界显然不应该是在灾难后恢复到原点,而是经受灾难后变得更强大、更繁荣、更具有生命力之含义。


引言


近年来,各类生态危机的频频发生已经严重威胁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如何审慎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感悟生态智慧与生态实践的深刻意义是人类与自然互惠共生的必要前提。《生态智慧与生态实践之同济宣言》提出,要积极有效地推动基于生态智慧的韧性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的实质性推进,并指出韧性城乡是通过生态系统健康和人类健康的交集与融合后而获得的兼具承受力、适应性、恢复力、稳定性等韧性本质属性的城乡空间区域。“韧性”一词是生态智慧与韧性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研究与实践的核心关键词,是英文“resilience”的中译词。但目前国内学术界对resilience一词有包括“韧性”在内的多种翻译,而对其准确的翻译与认知有助于完善生态智慧理论体系,对正确推动基于生态智慧的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实践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城市是一个最为复杂的社会—生态系统(SES: Socio-Ecological System),因此,研究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实践的resilience一词的准确翻译必须在社会—生态系统语境下完成。社会—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社会(人类)亚系统与生态(生物物理)亚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系统。自生态学家霍林(Holling)在1973 年发表的论文《生态系统的韧性和稳定性》(Resilience and Stability of Ecological Systems)中引入resilience的概念以来,国际上有关resilience的研究与实践在诸多领域,尤其是社会—生态系统及其相关研究领域中取得了显著发展,resilience一词也由此在学术界及社会实践各界中流行。从目前社会—生态系统及其相关研究领域中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来看,国内学者对resilience一词有多种译法且分歧较大,因此一个统一的译名非常迫切。作为寻求统一译词的第一步,本文拟对目前国内文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三个译名,即恢复力、弹性和韧性,进行语义辨析及比较,并结合国外对resilience概念研究的文献回顾,以及国内在社会—生态系统及其相关领域内这三个词在发表论文中使用次数的比较分析,尝试找出其中最为贴近resilience学术概念内涵又契合中文语境的一词。

 

1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问题

 

(1)resilience一词的英文释义是什么?

 

(2)恢复力、弹性与韧性这三个中文词汇释义共同点与区别是什么?

 

(3)如何理解国外关于resilience的学术概念?尤其是如何理解社会—生态系统及其相关领域中resilience学术概念的内涵?

 

(4)国内社会—生态系统及其相关领域中,resilience一词翻译的具体情况及原因是什么?

 

1.2  研究方法

 

根据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以下研究思路与方法:

 

(1)查阅国外语言工具书,总结resilience一词的英文释义;查阅国内权威中文字典,梳理恢复力、弹性与韧性三个词汇的释义,并分析三个词汇之间释义的异同。

 

(2)通过国外文献的查阅,探索resilience一词学术概念的起源,了解不同学科领域对于该学术概念的认知,并试图通过社会—生态系统及其相关领域里该学术定义的统计分析,理解其内涵。

 

(3)通过中国知网(CNKI)的文献统计,了解resilience一词在国内社会—生态系统及其相关领域的总体翻译情况,以及三种译法在不同研究领域发表论文中的使用情况与不同研究领域发表论文中三种译法的使用情况。

 

(4)根据以上resilience一词的英文释义与三个中文词汇释义的异同,对比国外社会—生态系统及其相关领域resilience学术概念的内涵以及国内的翻译情况,从中得出resilience一词最合理、统一的中文释义。

 

2  英文字典中resilience一词的词汇释义

 

resilience一词被用来描述物质或机体的柔韧性(pliant)或伸缩性(elastic)。其最初由拉丁语“resillo/resiliere”转变而来,意思是“跳回”(to jump back/to bounce back),而后被广泛定义为“回到最初状态”。历史上,首次对resilience定义的是1824年的《大英百科全书》,而后《牛津英语词典》《美国传统词典》《韦氏新世界词典》《柯林斯英语词典》等国外语言工具书均对其进行了定义(表1)。

 

表1 resilience 一词的词汇释义


通过比较resilience的英文释义,可以看出resilience一词最直接的意思是恢复或弹回——即事物受干扰后恢复或弹回到原来状态的能力。在这里,事物可以指人体、系统等各种对象;同时,干扰也可以指疾病、灾难,或导致物体挤压、拉伸及弯曲的外力作用等。基于resilience的这一直接意思,国内大多数英汉词典都把其翻译成恢复力、弹性、顺应力、复原力等,如《新英汉词典》和《有道词典》等。另外,从1824年的《大英百科全书》可以看出,resilience还可以理解为应变体在由压缩应力引起变形之后恢复其大小和形状的能力(柔韧性或伸缩性),即事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恢复或调适自身以应对干扰的能力。因此,resilience一词实际上也可以翻译成韧性,但国内出版的英汉词典中尚未出现如此翻译。

 

3  中文字典中恢复力、弹性与韧性的释义

 

鉴于国内学者对于resilience一词的翻译集中于恢复力、弹性、韧性,笔者通过对《辞海》《大辞海》《汉语大词典三本权威辞典的查阅,对恢复、弹性、韧性的中文释义进行了梳理和辨析。


从表2可以看出,恢复(力)与弹性意思相对比较接近,都有回到最初状态的意思;而弹性除了有恢复之意,还有伸缩性、可塑性之意。韧性一词与弹性、恢复(力)的意思区别明显,韧性强调物体自身的变形、适应,以及抵御外力而不损毁的能力,当然,韧性有伸缩性、可塑性之意,一定程度上涵盖了弹回、恢复之意。


表2 恢复、弹性、韧性的中文释义


4  国外社会—生态系统及其相关领域中resilience学术概念解析

 

4.1  resilience 学术概念起源

 

麦卡斯兰(McAslan)认为,resilience 学术概念最早起源于材料学领域。1818年,特雷德戈尔德(Tredgold)用resilience描述木材特性以解释为什么有些类型的木材能够适应突然而剧烈的荷载而不断裂。在后来的百余年间,费尔贝恩(Fairbairn)、马利特(Mallet)、梅里曼(Merriman)、吉尔(Gere)及谷德(Goodno)等人在该领域都不断发展了其概念,其基本含义变化不大,都是强调物体抵抗外力冲击而不折断的能力。1973年,霍林在其发表的论文《生态系统的韧性与稳定性》(Resilience and Stability of Ecological Systems)中对resilience进行了系统性的诠释:“resilience决定一个系统内在关系的持久性,同时也是一种能力的衡量,即这些系统吸收状态变量(state variables)、驱动变量(driving variables)和参数变化并且仍然维持自身的能力。resilience是系统的属性,其结果是系统的持久性或系统灭绝的可能性”。在其后霍林提出的著名扰沌(Panarchy)理论中还专门描述了resilience在系统适应性循环圈中的变化规律(图1)。霍林对resilience的学术定义接近于200年前材料学领域中resilience的学术概念,即系统的变形,以及抵抗而不灭绝的特性。

 

图1 系统适应性循环圈示意图


4.2  不同学科领域对resilience学术概念的定义

 

自resilience学术概念提出以来,国际上众多学者就开始在不同领域内不断诠释与发展此概念,其定义不下百个。除此之外,还有多位学者发表论文对resilience学术概念本身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文献综述。

 

胡赛尼(Hosseini)等人列举了如下跨学科的关于resilience的学术定义:艾伦比与芬克(Allenby & Fink)的定义——系统在面对内外变化时保持其功能结构的能力以及在必须情况下平稳退化的能力;普利杰斯(Pregenzer)的定义——衡量系统吸收持续的与不可预测变化并仍然保持关键功能的能力;黑姆斯(Haimes)的定义——系统在达不到退化界限内抵抗大规模破坏以及在适当时间、合理代价与风险范围内恢复的能力;“基础设施安全合作伙伴”(Infrastructure Security Partnership)所描述的“disaster resilience”定义——阻止或抵御诸如恐怖袭击等重大而多危险的威胁事件,并且恢复与重建关键服务使得公共安全与健康损失最小的能力;沃格瑞(Vugrin)等人的定义——假定发生了一个特定的破坏事件(或一系列事件),那么对于那些事件(或多个事件)来说,系统的resilience就是系统有效减少偏离的能力,即减少偏离于既定目标的系统性能水平的程度与持久度的能力。

 

巴么若(Bhamraa)等人通过不同学科领域关于resilience学术定义的文献回顾,归纳列举了表3中的定义。

 

表3 不同学科对resilience 学术概念的定义


4.3  resilience学术概念认知的三种观点

 

由于resilience的定义较多,其学术内涵及概念也各有差别,因此,有学者对众多的定义进行研究并加以分析与总结。其中,福克(Folke)总结的三种观点在学术界影响最大(表4),它们是:工程观点——engineering resilience (R1);生态(系统)层次/社会观点——ecological (ecosystem) resilience/social  resilience (R2);社会—生态系统观点——socio-ecological resilience (R3)。


表4  resilience 学术概念认知的三种观点 


4.4  社会—生态系统及其相关领域中关于resilience学术概念的文献统计分析

 

笔者从文献翻译用词的角度认为,R1以“bounce back, rebound, return, recover”等为主要关键词,表达回弹、恢复之意,这个层次定义翻译成弹性或恢复力较为贴切。R2与R3以“absorb, maintain, endure, tolerate, withstand, resist, persist, robust, adapt, adjust”等为主要关键词,表达吸收、保持、忍受、抵抗、抗扰、调适之意,这两个层次定义翻译成韧性比较合适。

 

为了弄清三种定义大致的分布情况,2016年5月,笔者以 “resilience/resilient+definition/concept”为关键词通过Google学术进行篇名搜索,得到可下载的与社会—生态系统有关的文献共49篇,进行梳理和筛选掉重复定义,最终得出141条关于resilience的定义,并从中总结出三种类型:

 

第一类——以R1含义为主的定义;

第二类——以R2与R3含义为主的定义;

第三类——R1、R2与R3含义兼而有之的定义。

 

第三类定义虽然含有R1之意,但大多数定义更为强调R2与R3的内容,因此笔者认为,相比较恢复力与弹性,韧性这一译名更为合适。


从统计结果可知,在141条定义中,第二类定义数量最多,共66条,占总数量的46.81%;第三类定义数量次之,共56条,占总数量的39.72%;第一类定义最少,共19条,占总数量的13.48%(图2)。

 

图2 三类定义数量分布情况


另外,从发表时间轴上可以看出,自霍林于1973年发表了第一条社会—生态系统领域中关于resilience的定义之后直至1990年,这段时间内少有相关定义发表,可见当时学者对于resilience的关注度不够。自1991年开始到2013年,有众多学者定义resilience,相关文章发表数量总体呈波状快速增长趋势。2013年之后,相关文章的发表数量大幅回落。从各类定义数量增长的趋势来看,第二类和第三类定义的增长幅度较大,并且分别在2013年达到了12条与7条,占当年所有定义的60%与35%。第一类定义一直较少,并且增长的幅度较小,并在2009年后出现下降趋势,2013年定义发表数量只有1条,占当年所有定义的5%,这表明R1含义的定义已经逐渐不被学术界认可(图3)。

 

图3 1973—2016 年社会—生态系统领域中resilience 定义发表数量

变化趋势图


国内社会—生态系统及其相关领域研究文献中对resilience一词翻译情况数量统计分析


通过中国知网,笔者分别对1990—2015年间发表的含“resilient”或“resilience”的中文文献进行全文搜索,分别得到的检索结果是28747篇和24374篇。这些论文进行人工判断筛选,得到社会—生态系统及其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期刊、学位论文或译文243篇。

 

5.1  resilience一词翻译的总体情况

 

在243篇文献中,把resilience译为恢复力的最多,共110篇,占总篇数的45.27%;其次为译为弹性的文献,共92篇,占总篇数的37.86%;占比最低的是译为韧性的文献,共20篇,占总篇数的8.23%。另外,还有一些零星的其他译法,如弹复力性、回复力、复原力、抗逆性等,这类翻译加起来占总篇数的8.64%,不占主流翻译地位(图4)。

 

图4 各类译法相关文献数量分布图


从发表时间看,1990—2015年,文献发表数量呈波动式增长。2003年前,年发表文献数量均不超过3篇;2003—2013年,文献发表数量呈明显增长;2013—2015年,文献发表数量激增,2015年比2013年发表的文献多出1倍有余(图5A)。从采用不同译法的文献发表时间看,1990—2015年,resilience的各种译法文献数量都呈增加趋势。其中,出现恢复力译法的文献最早,1990年有1篇发表,其后至2000年,才开始出现弹性译法的文献。2000—2010年,恢复力译法的文献数量居多。2011—2013年,恢复力译法的文献数量减少,弹性译法的文献数量显著增加,两者大致呈持平趋势。2012年开始出现韧性译法的文献,从2013年开始,弹性、韧性译法的文献数量激增,而恢复力译法的文献数量虽然较多,但与前两者相比,增幅较小。至2015年,弹性译法的文献数量最多,占当年发表总文献数量的45.28%;恢复力与韧性译法的文献数量次之,分别占26.42%与24.53%;其他译法的文献数量最少,只占3.78%(图5B)。


图5 1990—2015 年发表文献数量变化趋势图

 

从研究内容上看,243篇文献主要分布于灾害与公共安全、城市、生态环境、经济、农业、社区、旅游、管理、社会、风景园林、交通、军事等领域,其中部分文献交叉2~3个领域,还有一些文献为涉及多领域的综述文献。在这些领域中,有关于城市领域和灾害与公共安全领域的文献数量最多,均占总文献数量的25.93%;其次是生态环境领域和经济领域,分别占总数的21.40%和13.17%;其他领域均占10%以下(图6)。

 

图6 各领域发表文献数量分布图


5.2  不同译法在不同研究领域发表论文的使用频次分析

 

从数量分布看,恢复力译法的文献中,灾害与公共安全、生态环境领域文献数量最多,分别占总文献量的44.55%与35.45%;农业、城市和旅游领域文献数量次之,分别占比20.91%、10.91%和7.27%;其他领域文献数量较少。弹性译法的文献中,城市和经济领域文献数量最多,分别占总文献量的36.95%与30.43%;其他领域文献数量较少。韧性译法的文献中,城市领域文献数量占绝对优势,占总文献量的70%;灾害与公共安全领域文献数量虽为第二,但只占20%;其他领域文献数量较少(图7)。

 

图7 不同译法在不同研究领域的使用频次分析图

注:图中不同颜色及百分比的表示含义同图6。


从翻译文献发表时间轴看:(1)恢复力译法的文献,除生态环境领域从1990年开始其文献发表数量呈波形稳定增加外,其他领域发表文献大部分都主要集中于2006年以后,2006年以前鲜有文献发表;2014—2015年间,恢复力译法的文献主要集中于灾害与公共安全领域、生态环境领域、农业领域。(2)弹性译法的文献也是在2000年最早出现于生态环境领域,从2007年开始才出现于其他领域;2014—2015年间,弹性译法的文献绝大部分集中于城市领域,其他领域文献数量较少。(3)韧性译法的文献在2012年最早出现于城市领域,其他领域翻译文献较少(图8)。

 

图8 恢复力、弹性、韧性翻译文献数量随时间变化趋势图


5.3  不同研究领域发表论文中不同译法使用频次分析

 

通过对文献的分析(图9,图10),我们发现,农业领域中采用恢复力的文献占该领域resilience研究总文献数的95.83%,占绝对优势。对于灾害与公共安全、生态环境、旅游等研究领域来说,恢复力占大多数,弹性占小部分,其他译法较少;采用恢复力的文献数量占各自领域总文献数的2/3以上,而采用弹性的文献数量不超过各自领域总文献数的1/4,可见在这些领域恢复力的译法也占主流地位。经济领域与管理领域中采用恢复力的文献占各自领域总文献数的87.50%与50%,占较大优势。对于城市领域来说,弹性译法占比最多,为53.97%,韧性与恢复力译法次之,分别为22.22%与19.05%;从该领域文献发表时间看,采用恢复力的文献发表时间主要集中于2012年以前,2012年以后该领域几乎不再采用恢复力,弹性与韧性成为主流译名。其他领域的文献发表文献数量较少,且各种译法大多比较平均。

 

图9 不同领域中不同译法的使用频次分析图


图10 不同领域中不同译法的文献数量随时间变化趋势图


6  结论与讨论

 

6.1  resilience一词统一成韧性最接近其学术定义内涵的主流认识

 

笔者认为,resilience一词翻译成韧性则更为贴切,理由如下。

 

虽然R1层面上学术概念的认识,确实强调系统从干扰中恢复或弹回到原有状态的能力之意,所以把resilience一词翻译成恢复力或者弹性最合适。但是,如果我们回顾resilience学术定义的整个发展历程,resilience一词目前已经不再强调系统的恢复能力或弹回能力,而是更加强调R2、R3的概念——即系统阻止、抵御、吸收、适应外来干扰而保持自身基本结构与功能的能力。甚至,一些学者在研究了社会—生态系统领域后,对于resilience的学术定义对系统是否有均衡状态也存有质疑。这类观点认为,系统并不存在均衡状态,而是一直在不断变化与调适,因此原来状态本身就不存在,所以恢复也无从谈起。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把resilience一词翻译成韧性则更为贴切,翻译成恢复力或弹性反而欠妥。

 

事实上,对于社会—生态系统来说,生态系统健康需要在自然与资源管理方面展现连续的正向的演替——主要表现在生产力、还原力、安全性及多样性的持续提升;而社会健康则需要借助人的力量,人类可以通过具体的生态实践和深刻的反思增长生态实践智慧,促使社会朝着更具有生命力的方向发展,这其中蕴含的承受力、适应性、稳定性等与韧性学术内涵不谋而合。从生态智慧角度来看,把resilience翻译为韧性较为适合。

 

另外,从国外社会—生态系统及其相关领域关于resilience学术概念的文献统计分析结果可以看出,R1层面的定义数量比重较少,也不是目前的主流认识;而R2与R3的定义在整个resilience学术概念中占有很大比重,并逐步成为目前学术界的共识。因此,从这个角度上看,我们认为resilience 翻译成韧性反映了当今对其含义认识的主流理解。

 

我们再回溯到resilience在国外材料学领域中的起源定义以及霍林在1973 年发表的定义,可以看出resilience的基本含义自一开始产生以来,强调的就是抵抗外来干扰而不损毁之意,相比于恢复力与弹性而言,韧性的中文语义更接近于其学术内涵。

 

6.2  国内不同研究领域里resilience不同译法的原因分析

 

国内文献将resilience翻译为恢复力、弹性的居多,翻译成韧性的较少。通过对国内文献的阅读,笔者认为造成这样差别的主要原因如下。

 

(1)受字典字面意思的直译影响。大部分英文翻译字典都把resilience一词翻译成恢复力或弹性,国内的英汉字典也多作此译法,因此国内学者在引用或翻译resilience一词之初,就会很自然地将其翻译成恢复力或弹性。

 

(2)对resilience学术定义的翻译文献最初来自于生态环境领域,当时将其翻译成恢复力与弹性,因此翻译成恢复力与弹性逐渐变成了约定俗成,也影响了后来其他领域及学者对resilience一词的翻译。

 

(3)工程层面上R1学术定义确实也较为强调恢复与弹回的含义,强调resilience是受干扰后向平衡点的恢复,这样的观点影响了一些国内学者,因此翻译成恢复力或弹性也就顺理成章。

 

(4)2012年,译为韧性的文献开始出现,表明已有学者开始认同国外对resilience学术定义为R2与R3的主流认识,意识到恢复力或弹性翻译不太合适,因此改变了过去约定俗成的翻译。此后,译为韧性的文献数量虽迅速增多,但是由于开始时间比较晚,韧性翻译的文献数量在总量上还较少。

 

以上是大致的原因,当然不同领域或不同学者采用不同的译法还有其自身的原因。

 

(1)生态环境领域。该领域文献多数把resilience翻译为恢复力,小部分翻译为弹性,作其他翻译的极少。恢复力译法的文献中,有部分早期的国内文献引用的是R1的定义,这可能与生态学的单一平衡观或多平衡观仍然在国内比较流行与认可有关,强调resilience是受干扰后向平衡点的恢复,所以把resilience翻译成恢复力也就顺理成章了。还有些研究生态恢复的文献把resilience翻译成恢复力,但没有将其与生态恢复、恢复生态学中的恢复(restoration)概念进行明显区分,事实上,两者概念虽有关联,却有着本质区别。

 

(2)灾害与公共安全领域、农业领域。resilience理论在灾害与公共安全领域是个热门话题。该领域内绝大多数文献对resilience一词都采用了恢复力的译法,少部分采用韧性、弹性及其他的译法,这可能由于灾后恢复是该领域所关注的主要内容,而恢复力本来就是resilience字典字面解释的主要释义,因此大多数学者把resilience翻译成恢复力就非常顺理成章了。农业领域中大部分文献都是与农业灾害有关,所论述的主要内容也为农业受灾后的恢复,因此农业领域也多采用恢复力这一译法。

 

(3)城市领域。该领域半数以上论文把resilience一词翻译成弹性,还有一部分论文翻译成韧性,少部分论文翻译成恢复力,极少部分论文翻译成可恢复性、弹复性、适应等词。在该领域,最初受生态环境与灾害学领域翻译的影响,多数文献把resilience翻译成恢复力。2012年以后,也许由于弹性中除了有恢复含义之外,还有适应性、伸缩性的意思,契合了城市规划中的适应性规划之意,所表达的含义更为丰富,再加之受弹性的翻译在生态环境领域也很流行的影响,因此在resilience的翻译中,恢复力的译法逐渐被弃用,弹性的译法逐渐流行。尔后,随着resilience学术概念不断发展,尽管不再强调恢复之意,但多数文献仍然把其翻译成弹性。综合起来,翻译成弹性的文献有以下几类情况:强调恢复能力定义解释的文献,这类文献数较少;强调适应能力、可变性定义解释的文献,这类文献数量不多,但有一定市场,尤其是涉及与刚性规划相对的预留规划话题的文献;通过文献分析,我们发现,可能由于弹性更能反映海绵的形象特征,所以涉及海绵城市的论文一般都把resilience翻译成弹性。虽然弹性的译法很流行,但由于这是因为弹性一词容易给人带来一种弹回到原有状态的思维导向,不能完全涵盖resilience学术概念所强调的保持、坚韧、抵抗、调适的特征,同时弹性的译法也容易与过去刚性规划相对的预留规划概念相混淆,因此近年来韧性的译法在城市领域开始得到学者的青睐。

 

(4)其他领域。在经济、管理领域中,多数文献把resilience一词翻译为弹性,其内容多与危机、突发和风险等词相关,不论是引用国外的还是国内的文献,resilience一词都强调了面对危机时的反应力以及风险后的恢复力,这与弹性强调的弹回、恢复意思不谋而合,因此把resilience翻译成弹性也变得顺理成章。在社区领域中也是多数文献翻译为弹性,主要涉及resilience理论中的系统自组织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内容。

 

7  结语

 

基本术语是学术研究和理论建构的出发点,而面对国内学术界对于外来术语翻译混乱且不统一的情况,我们的首要工作是对学术术语,特别是将外文术语翻译而来的术语进行甄别、校正,以此确保学术研究本身的精密性和准确性。本文通过对resilience一词翻译的探讨,得出恢复力、弹性与韧性的翻译实际上是与R1、R2与R3的观点紧密相联的,其背后真实的语境是对平衡观与非平衡观的契合。恢复力与弹性的语义反映了平衡的观点,即系统在受到打击后的恢复或弹回到平衡状态的能力,而韧性的语义却是抛弃了对平衡状态的追求,强调持续不断的适应、学习力和创新性,使得系统在经受打击后变得更加强大。到目前为止,“韧性”译法是对resilience最全面合理的释义,统一采用“韧性”译法对于正确理解基于生态智慧的韧性城乡人居环境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希望我们对于resilience一词译法的探究,能够对其他学科中外文术语翻译探究起到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作用。

 

由社会—生态系统所构成的城市发展具有非线性(non-linearity)、不确定(uncertainty),以及不可预测(unpredictability)的特征。在城市的发展中,总是有地震洪水、高温大旱、疾病战争、经济衰退以及恐怖主义等灾难与我们同行,面对这些不确定的生存危机,我们的城市显然不应该是在灾难后恢复到原点,而是应该在经受灾难后使得我们更强大、更繁荣、更智慧、更具有韧性。

 

注:未注明资料来源的图表均为作者绘制


作者:汪辉,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教授。nfu-wh@163.com

徐蕴雪,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硕士研究生

卢思琪,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硕士研究生

任懿璐,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硕士研究生

象伟宁,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生态智慧与生态实践研究中心;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夏洛特分校,教授。wnxiang@tongji.edu.cn


订阅号编辑:张祎娴

订阅号排版:祝美琪



本文为本订阅号原创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将自动受到“原创”保护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